對於糸崎公朗這個人的想法我真的覺得很有興趣
我沒想到這本書會讓我研究這麼久
大概是完全的被這種風格迷住了吧!
所以把看到他的訪問轉貼上來
以下是轉貼自[氣象介紹誌 糸崎公朗 的photomo]的訪談
受超現實藝術影響

問:請談一下你的攝影歷程。
糸:我自己很喜歡超現實畫家Rene Magritte的作品。他有一幅作品(圖1),畫中梯級的盡頭,竟然是一面牆。他畫的是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的東西。但有一日我在東京街頭,竟然發現類似Magritte畫中超現實的地方,像這張照片(圖2),一面牆上竟然有數級樓梯,用處不詳,我覺得好不可思議。於是,我好喜歡走到街上,仔細的觀察週遭的東西,當它是一件件藝術品看待。我會覺得自己身在美術館內。

問:甚麼是「非個人藝術」?
糸:「非個人藝術」,並非靠作者創作,而要靠作者去碰運氣,能否在街頭發掘有趣地方。即是說,「非個人藝術」的藝術價值,不在於物件本身,只存在於發現它的欣賞者身上。這些藝術品有兩種意思:無用和有味道。無用的東西,即被大家遺忘的東西,有些人叫垃圾,但不同,垃圾會給扔掉,這些則留在公眾地方,這就是藝術。另外,假使你覺得它有趣,有一種味道,這也是藝術。

FOTOMO的雛型

問:FOTOMO是怎樣產生的?可否談一下你的創作歷程?
糸:有時影一些地方,用超廣角鏡始終不夠好,我想不如用拼圖的方式做啦,其實人們看東西的視線是有限的,只能是重點看某一點,並非像廣角鏡那種。我聽人說:「兩張一起看的話會很有趣。」於是我拍一個object時,便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拍攝兩、三張照片作紀錄。我喚這個做「非幾何化(Non-Euclid)」攝影,即不遵從基本攝影技巧的透視法,以表現肉眼所見到的真實模樣。由此產生了“TSUGIRAMA”,“TSUGIRAMA”即是由拼貼(Collage,日文即TsuciHagi)及全景(Panorama)這兩個詞語組成。人的視域非常狹窄,只能透過多次捕捉影像來掌屋實體。後來發覺照片看起來很平面,並非自己肉眼看到的那樣子,於是想到了做一個模型,即FOTOMO。

有關FOTOMO的製作資料

問:做一個FOTOMO,要多少時間?
糸:很難說,因為要視乎object本身的規模而定。例如做一個火車車廂連車站的模型,不計拍攝時間,也要五天。

問:FOTOMO在日本是一個潮流嗎?你知道有多少人玩嗎?
糸:有許多人剪貼我提供的模型紙樣,但如果像我一樣拍下物件,自行製作的話,應該就沒有。

與糸崎公朗的8小時

問:你對香港有甚麼印象?
糸:好有趣。(哪方面?)首先是建築物。日本有高樓大廈,但都只是較現代的,香港卻有許多舊式的高樓建築,我覺得很有意思。

問:東京和大阪的街頭常常是你做FOTOMO的對象,那麼,你覺得香港跟東京和大阪有甚麼相異的地方?
糸:香港不像東京,東京的市民來自日本其他不同的地方,他們彼此甚少往來,互不熟識。大阪人不同,他們都是很久以前就定居下來的人,大家都熟識大家。我覺得香港跟大阪比較相似,兩者都很有活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